这首诗以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军人的生活画卷,表现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念、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临:到
白登: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
都护:古代边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饮马:给马喝水
瀚海:沙漠
长烟:远望烽火。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的符号,用狼粪或柴草点燃狼烟报警
衰:疲倦
羽书:古代军中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
报:报告,汇报
家山:家乡的山水
迢迢:遥远
阻且长:道路遥远且崎岖难行
胡骑:北方少数民族骑兵
金鼓: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乐器,用来激励士气
杀气:肃杀之气
边草:边塞的草
秋风:秋天的风
飞将:古代杰出的将领
卷甲:收起铠甲
归:回去,回家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是古代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
戍:守卫边疆
立功:建功立业
耀勋名:显耀功勋和美名
从军行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军人的生活画卷,表现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念、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边塞的艰苦环境、战争的残酷性等。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例如,“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两句,通过“长烟落日”和“浊酒一杯”的对比,写出了边塞军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又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通过“云横秦岭”和“雪拥蓝关”的夸张,写出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性。
从军行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