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春风皆过客》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诗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是苏轼在黄州任上所作。词中,苏轼以“我”和“春风”自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仕途坎坷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与春风皆过客”中的“我”是指苏轼自己,“春风”则是指仕途的变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贬官。在黄州任上,他再次被贬,仕途之路更加渺茫。因此,他将自己比作“过客”,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也无人惜从教坠”中的“也”字,既指春风,也指苏轼自己。春风吹过,花朵凋零,无人怜惜。苏轼仕途坎坷,也无人怜惜。这句词既是对仕途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感叹。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中的“无情”是指春风,而“有思”则是指苏轼自己。春风无情地吹过,花朵凋零,无人怜惜。苏轼虽然被贬官,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这句词既是对春风的讽刺,也是对苏轼自己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