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于757年途经同谷时所作。这首诗描写了战乱中家破人亡的惨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愤恨和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诗中对战乱的描写十分具体和细致,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都表现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蜀相》是杜甫于764年在成都时所作。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绩,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登高》是杜甫于759年在湖北宜昌时所作。这首诗通过抒发对秋景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诗中对秋景的描写十分具体和细致,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出了秋天萧瑟冷清的景象。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月夜》是杜甫于767年在成都时所作。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诗中对月夜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表现出了月夜的清冷和孤寂。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