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娃,原名王彩文,是清代广西永福县文洞村的一位农家女。她生于1804年(嘉庆九年),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尤喜诗词。但由于家贫,她从小就不得不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务农。
1829年(道光九年),文娃年仅25岁,就因患病去世了。虽然她的一生短暂,但她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文娃诗》了。
《文娃诗》共四首,其中两首是七言绝句,两首是五言绝句。这四首诗,充分反映了文娃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第一首七言绝句写道: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这首诗以春蚕和蜡烛自喻,表达了文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她像春蚕一样,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吐尽最后一根丝;她又像蜡烛一样,即使燃烧殆尽,也要发出最后一缕光。
第二首七言绝句写道: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这首诗写出了文娃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挂念。她想象着自己多年后回到家乡,已经面目全非,但故乡的景色却依旧如故。在梦中,她回到了家乡的小轩窗前,正在梳妆打扮。
第三首五言绝句写道: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写出了文娃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期待。她以桃花潭水和汪伦送别的故事来比喻友谊的深厚,并希望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能够遇到知己。
第四首五言绝句写道: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身后有明镜,可以鉴是非。
《文娃诗》是文娃一生心血的结晶,它不仅反映了文娃的思想感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深厚底蕴。这些诗词歌赋,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为我们了解清代广西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