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迪写的诗《枫桥夜泊》,是一首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最为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时的心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背景是唐天宝十三年(754年)秋天,诗人张继由京口(今江苏镇江)乘船前往苏州。在夜宿枫桥时,他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触动了他内心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美,诗人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枫桥夜泊的景色:
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人用“月落”、“乌啼”、“霜满天”三个意象,勾勒出了枫桥夜泊的凄冷景象。明月西沉,乌鸦在寒风中啼叫,天地间一片苍凉。
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人用“江枫”、“渔火”、“对愁眠”三个意象,描绘了枫桥夜泊的寂静之美。江边的枫树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渔船上的渔火在江面上摇曳,诗人对着这样的景色,不禁感到一阵愁绪。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用“姑苏城外”、“寒山寺”两个意象,交代了诗歌的背景。枫桥夜泊位于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姑苏城外的一座著名的寺庙。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用“夜半钟声”、“客船”两个意象,描写了诗人在枫桥夜泊时的情景。夜半时分,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诗人听到钟声,更加感到愁绪难耐。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洁,但意境却非常丰富。诗人通过对枫桥夜泊的描绘,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诗是中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