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渭川田家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渭川田。
远树带行客,近水引归船。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 渭川:渭水支流,在陕西省渭南市境内。
2.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湖南省境内,唐代常指今洞庭湖以北的洪泽湖。
3. 远树带行客:远处的树木陪伴着行人。
4. 近水引归船:近处的水流引着归家的人。
5. 茅檐低小:茅草屋顶低矮。
6. 溪上青青草:小溪上长满了青草。
7. 醉里吴音相媚好:喝醉了酒,吴地方言听起来格外动听。
8. 白发谁家翁媪:白发苍苍的老人是谁家的公公婆婆?
9. 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在小溪东边锄豆子。
10.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正在织鸡笼。
11. 最喜小儿亡赖:最喜欢小儿子调皮捣蛋。
12. 溪头卧剥莲蓬:在小溪边躺着剥莲蓬。
这首诗描绘了渭川田家的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的开头两句,诗人先写自己从洞庭湖到渭川的感受。洞庭湖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湖泊,渭川是陕西省境内的一条河流。诗人从水乡来到乡村,心情感到十分舒畅。
诗的中间四句,诗人描绘了渭川田家的景象。远处的树木陪伴着行人,近处的水流引着归家的人。茅草屋顶低矮,小溪上长满了青草。这四句诗,把渭川田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描绘得十分生动。
诗的最后四句,诗人描写了田家人的生活情景。大儿子在小溪东边锄豆子,二儿子正在织鸡笼。最喜欢小儿子调皮捣蛋,在小溪边躺着剥莲蓬。这四句诗,把田家人的生活描绘得十分生动有趣。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