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意思是: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中的水滴完了,人声也渐渐地安静下来了。
"缺月挂疏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一轮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显得格外的凄凉和孤寂。梧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到了秋天,叶子就会掉光,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残月挂在梧桐树上,就好像一个孤单的旅人,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漏断人初静":这句诗描绘了秋夜的宁静。漏壶中的水滴完了,人声也渐渐地安静下来了。漏壶是一种古代计时器,是用水滴来计算时间的。漏壶中的水滴完,就表示一个时辰过去了。当漏壶中的水滴完的时候,人声也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人们都进入梦乡,只有诗人还在独自徘徊,感受着秋夜的宁静。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宁静,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伤感。诗人在黄州定慧院寓居,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难免感到孤单和寂寞。秋夜的景色和宁静,更让诗人感到孤寂和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