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岳》是一首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了作者对泰山景色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岱宗:泰山的别名。夫:语气助词,无实义。如何:怎样。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诸侯国,泛指今山东省。青未了:青色无边无际,形容泰山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
造化:指自然界。钟:聚集。神秀:神奇秀丽。阴阳:指太阳和月亮。割:分开。昏晓:指黄昏和黎明。
荡胸:胸襟宽广。层云:层层的云。决眦:瞪大眼睛。归鸟:回巢的鸟。
会当:终将。凌:登临。绝顶:山顶。一览:一览无余。众山小:众山都显得渺小。
诗的前两句,李白以赞叹的口吻,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诗人站在山下仰望泰山,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的青色山体,仿佛是造化钟神秀,聚集了天地间的灵秀之气,在阴阳交替之间,割断了黄昏和黎明,显得异常高大峻峭。
诗的后两句,李白以豪迈的笔调,写出了他对泰山的敬畏之情。诗人登临泰山,胸襟宽广,仿佛容纳了层层的云霞;他瞪大眼睛,即使归巢的鸟儿,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诗人立下壮志,总有一天要登上泰山的绝顶,一览众山小,领略泰山的雄伟壮观。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了作者对泰山景色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诗歌的节奏明快,琅琅上口,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振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