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千里枫叶丹,夕阳西下断肠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望月怀远》是张九龄在开元二十二年(734)端午节左右,贬谪荆州长史时所作。自开元二十一年(733)四月张九龄罢中书令后,朝中李林甫、牛仙客等专权,时局日趋恶化。翌年端午节前后,张九龄奉诏赴荆州(今湖北江陵)出任长史。途经襄阳时,他伫立夜空皓月之下,深感千山万水、天涯孤旅之苦,因而赋此诗以排遣忧怀。
秋风千里枫叶丹,夕阳西下断肠人。
秋风吹过千里,枫叶变得火红,夕阳西下,映照着天边,更显得瑰丽壮观。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之下,诗人却觉得倍感凄凉和孤独,仿佛是一只断肠的鸟儿。这是诗人面对人生的磨难和坎坷,所发出的内心的感叹和悲切。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色,心情万分沉重,于是借问酒家何处有,想借酒消愁。可是,牧童却只是遥指杏花村,那里没有任何酒家。这更让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助,仿佛自己就是那只断肠的鸟儿,在天涯孤旅之中,找不到任何可以栖息的地方。
全诗感情
全诗通过对秋夜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怀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诗中,诗人以“秋风千里枫叶丹,夕阳西下断肠人”两句,描绘了萧瑟的秋景和孤独的旅人形象,烘托出诗人忧伤惆怅的心情。接着,诗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一个可以暂时休憩、排遣忧愁的地方。最后,诗人以“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语言凝练,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