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杜甫于754年(天宝十三载)秋在东归洛阳时经过泰山时所作,诗中对泰山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释义:泰山啊,你是多么的雄伟壮丽!从齐国到鲁国,你的青翠山色连绵不断,看不到尽头。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释义:大自然将神奇秀丽的景色集中于此,白天和黑夜在此交替变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释义:面对泰山壮丽的景色,我的胸中生出层层云霞,凝视远方连归鸟都难以辨认。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释义:我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巅,俯瞰群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壮观景象。
《望岳》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诗中,杜甫对泰山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从泰山的雄伟壮丽写到泰山的秀丽景色,再写到泰山的险峻,最后表达了诗人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巅的愿望。
诗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脍炙人口,成为人们激励自己不断向上、努力拼搏的名言警句。
《望岳》这首诗是杜甫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名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