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整首诗的意思是:
洞庭湖的秋色和月光交相辉映,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遥望洞庭湖,山青水绿,就像是一颗青螺嵌在白银盘子里。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湖光秋月:洞庭湖的秋色和月光。
潭面:湖面。
镜未磨:镜子没有磨过,比喻湖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
遥望:远眺。
洞庭山水翠:洞庭湖的山山水水都呈现出翠绿的颜色。
白银盘:比喻洞庭湖。
一青螺:比喻洞庭湖中的一座岛屿。
这首诗描写了洞庭湖的秋色美景。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洞庭湖的风光尽收眼底。湖光秋月交相辉映,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遥望洞庭湖,山青水绿,就像是一颗青螺嵌在白银盘子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了洞庭湖的秀丽风光。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洞庭湖的秋色和月光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洞庭湖的秋色的美丽。诗中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洞庭湖比喻成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从而突出了洞庭湖的平静。诗中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洞庭湖比喻成一颗青螺嵌在白银盘子里,从而突出了洞庭湖的壮丽。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