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唐代诗人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湖光:湖面的光辉。
秋月:秋天的月亮。
两相和:互相辉映。
潭面:湖面。
镜未磨:镜子没有擦亮。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山水翠:湖光山色碧绿。
白银盘:指湖面平静如镜。
一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湖面的光辉和秋天的月亮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就像一面没有擦亮的镜子。遥望洞庭湖,山水翠绿,像一只青螺放在白银盘中。
鉴赏: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写了洞庭湖的秋景,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成为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湖光秋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湖光和秋月相互辉映,把湖面映照得如同白银盘一般。而湖面风平浪静,就像一面没有擦亮的镜子,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诗的后两句,则描写了洞庭湖的山水。洞庭湖的山水翠绿,就像一只青螺放在白银盘中。白银盘指的是湖面,青螺指的是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屿,形状如螺,因此得名。刘禹锡用“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也表现出了他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望洞庭》是一首具有浓厚中国古典诗歌色彩的诗作,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