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词赏析:
《望洞庭》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
刘禹锡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被贬为朗州司马。朗州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与洞庭湖毗邻。刘禹锡在朗州期间,经常游览洞庭湖,并写下了多首诗歌来赞美洞庭湖的壮丽风光。
《望洞庭》这首诗共五言四句,诗句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诗人首先写出了洞庭湖在八月时的壮丽景象。八月正是洞庭湖水位最高的时节,湖水浩瀚无垠,与天空融为一体。诗人用“涵虚混太清”来形容洞庭湖的壮丽,意思是洞庭湖水与天空交融在一起,一片空旷澄澈。
诗人接着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诗人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来形容洞庭湖的气势,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势浩大,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湖中的波涛拍打着岳阳城的城墙。
诗人通过对洞庭湖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诗人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来表达自己想要渡过洞庭湖,但却没有船只的无奈。
诗人用“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来表达自己看到那些在洞庭湖中垂钓的人,虽然他们没有功名利禄,但却悠闲自得,而自己却只能在岸边羡慕他们。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愤懑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