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名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奉诏入宫。三年不得见帝,遂请归。帝不许,立为婕妤。李夫人临御,昭君复为御女。出塞和亲后,卒葬五原。
此诗为昭君出塞前绝望情绪的抒发。
译文:
汉元帝初登皇位,宠爱李夫人,把后宫三千佳丽抛诸脑后。
昭君以泪洗面,两眼哭肿,像那桃花染上了雨水,悲惨愁闷,如同一醉方醒。
妾身流落异乡,本就满腹哀愁,如今又受到皇帝的冷落,怎不使妾心寒彻。
一旦长眠于黄土之下,怎能不令人长叹,悲剧命运实在无法预料。
昭君和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昭君的诗清丽哀婉,李白的诗豪迈飘逸,各有千秋。
译文:
昭君是汉元帝的妃子,名叫王昭君。由于宠妃李氏的嫉妒,昭君在后宫中失宠,不受宠幸。
昭君出塞前,汉元帝设宴为其践行。昭君在席间泣不成声,她悲叹自己命运多舛,不得圣眷。
昭君出塞后,汉元帝思念不已,在后宫常见昭君的画像。宫廷乐师根据昭君的事迹创作了《明妃曲》。
昭君出塞后,在匈奴过着悲惨的生活。她思念故国,思念亲人。她含恨而终,死后葬在五原。
昭君的悲惨遭遇,历来为人们所同情和感叹。她的事迹被搬上舞台,被写进诗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昭君出塞和亲,对当时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友好关系,维护了边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