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维写的送别诗是什么意思?

首页

王维写的送别诗是什么意思?

王维送别诗背景:

王维的送别诗有很多,比如:《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送祖三归汉南》、《送别》、《送荆南裴少府》等等。这些诗写于不同的时期,分别为送别不同的朋友。

渭城曲:

渭城曲创作于盛唐开元十九年(731)三月,长安灞陵亭。王维不忍分别,深夜来到灞陵桥边,作此诗赠别元二。这首诗是王维最著名的送别诗之一,也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的题目一语双关,既指送别好友,也指渭城之曲。渭城是唐京长安外送别的重要场所。灞陵桥是长安送别的重要场所之一。

诗人面对长相守的友人,在分别时表达了离别依依之情,并对友人的远行表示衷心祝愿。全诗语言简朴自然,清新优美,抒情真挚动人。

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层:

第一层,写离别前的惜别之情。诗人一开头就说“渭城朝雨浥轻尘”,这是送别时的情景。朝雨是清晨的雨,浥是沾湿的意思。雨丝轻柔细密,把渭城的尘土都沾湿了。

第二层,写离别时的真挚感情。诗人说“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是送别时的劝酒。客舍是旅客住宿的地方。青青的柳色是初春的景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劝朋友在离别前再喝一杯酒。

第三层,写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离别后的感慨。阳关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唐朝送别的地方。故人是老朋友。西出阳关,就没有人认识我了。

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王维送元二去安西时所作。安西,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县西),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军事重镇。

诗的第一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劝别,抒发惜别之情,使读者立即感受到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第二联:“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问句设喻,抒发对边塞生活艰苦的同情之情,使读者对边塞生活产生强烈的想象和共鸣。

诗的第三联:“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以花喻人,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真诚关切和思念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无端更渡桑干河,谁似章台柳,分明烟景惹悲愁”,以景喻情,抒发诗人对离别的悲愁之情,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送祖三归汉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王维送祖三荣归汉南。诗的前四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开阔、豁然开朗,写出了送别友人走了一段山路后,突然发现柳暗花明的山村,心情豁然开朗,这也暗示了祖三荣回乡后将会有新的开始。

诗的后四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描写了归乡后的祖三荣,身穿古朴的衣冠,在春社时节的人们用箫鼓迎接他。祖三荣回到家乡后,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受到乡亲们的欢迎。

这首送别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现了对友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送别: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王维送别友人郑审时所作。郑审是王维的表弟,也是他的知己。

诗的第三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十年后的思念之情。诗句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送荆南裴少府:

这首诗是唐肃宗上元三年(762)王维送别友人裴少府时所作。裴少府是王维的密友,也是他的知己。

诗的第一联:“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写出了夏日里南风徐徐吹来,宫殿里也感到微微凉爽。诗句意境清新,让人感受到夏日的凉爽和惬意。

诗的第二联:“南园橘柚香,北海兰桂芳”,写出了南园里橘柚的香气和北海里兰桂的芳香。诗句用两个园林来比喻诗人和友人的情谊,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诗的第三联:“高梧叶正繁,乔木荫堂皇”,写出了梧桐树的叶子正繁茂,高大的乔木荫蔽着堂皇的殿堂。诗句意境开阔,让人感受到夏日里梧桐树的繁茂和殿堂的壮丽。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