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描绘了鸟鸣涧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鸟鸣涧》这首诗创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期间。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南,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王维在终南山隐居期间,潜心修行,对佛学和自然都有了深刻的感悟。
《鸟鸣涧》这首诗正是王维对终南山自然风光的描绘。诗中描绘了鸟鸣涧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鸟鸣涧》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是唐诗中常见的七绝诗体。
第一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绘了鸟鸣涧中宁静的夜晚。桂花飘落,夜色寂静,春山空旷,给人一种幽静安宁之感。
第二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出了山鸟惊月而鸣的景象。月光洒在山涧,惊醒了沉睡的山鸟,山鸟在春涧中时而鸣叫,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第三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写出了诗人询问童子师父的去向。诗人来到松树下,询问童子师父的去向,童子告诉诗人,师父去采药了。
第四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写出了诗人对师父的赞叹。诗人赞叹师父隐居在山中,与世无争,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
《鸟鸣涧》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师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