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以山水田园诗为主,清新自然,意境幽美,被后人誉为“诗佛”。王维的送别诗也非常有名,其中《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更是千古绝唱。
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写出了王维对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线。王维站在阳关外,目送元二远去,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写出了安西的荒凉和严酷的自然环境。羌笛,是羌族人吹奏的一种乐器,声音悲凉凄婉。杨柳,是生长在河边或湖边的树木,枝条柔软,迎风飘扬。春风,是温暖和煦的微风,能吹化冰雪,带来生机。
但是,在安西,却没有春风,只有羌笛的悲鸣。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个重要关隘,也是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线。玉门关以西,是茫茫的沙漠,寸草不生,人迹罕至。春风吹不到玉门关,也吹不到安西。
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安西的荒凉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也写出了元二出使安西的艰难和危险。王维用羌笛的悲鸣和春风的不到,来衬托元二的孤寂和无助,表达了他对元二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整首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反映了唐朝与西域各国关系的密切,以及唐朝西域政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