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维诗里的蜻蜓是什么意思?

首页

王维诗里的蜻蜓是什么意思?

王维诗里的蜻蜓是什么意思?

《诗经·小雅·采薇》中,最早有“蜻蛉”之名,唐代王维的《息县楼诗》有“绿荷含粉红,蜻蜓戏曲池”之句,但是在唐代诗词里面,蜻蜓基本上不可见。王维的《汉江临眺》诗,虽然写蜻蜓,但严格来说应该叫葛藟(又名“葛衣”)。

在王维的唐诗《汉江临眺》中,葛藟被比作蜻蜓: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边幽草花,尽是山家色。

蜻蜓飞自远,点水忽成纹。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写一位诗人来到汉江边游览,看到美丽的风光,心情十分愉快。诗中,诗人以拟人手法,将葛藟比作蜻蜓,并用“点水忽成纹”一句,生动地描写了蜻蜓飞行的姿态。

葛藟的花与叶色相差较大,花色艳丽,叶色翠绿,相得益彰,故而赢得诗人喜爱。

顺便说一下,汉江临眺,有“点水忽成纹”句,描写的不是蜻蜓,而是葛藟初生时具有绿白色泽的柔细嫩条,从葛藟的枝桠上抽出来时,初生的那一点鲜艳的绿色。蜻蜓的幼虫,虽然会飞,但因为身体扁平,长长的翅膀平展开,看起来是上下扑棱。它的飞行是属于振翅飞翔,必须不断地扑棱,飞不动,停不下,跌跌撞撞,不像鸟儿,不是划翔,而是飞扑。

汉江临眺,这首诗有人认为是王维贬官为济州司马以后所写,大约天宝十四年至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756年)秋。写诗时,王维已经51岁了。这时的他,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沉稳、淡泊。

汉江临眺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