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创作,描写了晚春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一句诗人借用问酒家在何处的疑问句来切入,听牧童给诗人指出酒馆所在的地方。
酒斟竹叶浮金屑, 柳絮轻飞满酒尊。
第二句诗人用竹叶、金屑来描写酒中所掺杂着的东西,同时诗人借用风吹柳絮满酒尊的场景来点染竹叶和金屑。
山衔落日紫微淡, 柳塘春水绿于染。
第三句诗人看向远方落日下的紫微星和山,将落日和紫微星的颜色描写得很淡。同时,诗人又将视线转向柳塘春水,柳塘春水的绿被诗人赞有宫廷里染过的颜色一般。
远树带雨丝丝翠, 遥山含黛苍茫远。
第四句诗人将视角转向远方雨丝下的树木,用“翠”来形容雨滴在树叶所泛出的颜色和绿意。诗人最终将视角转向远方更远处的山,借用黛色来形容远山烟雨朦胧和苍茫的感觉。
渔翁卧钓江村晚, 樵童归牧绿杨烟。
第五句诗人笔锋一转,写了渔翁和樵童的场景。渔翁在江村中进行着晚上的钓鱼活动,樵童则是在绿杨烟中归牧。
楼头管弦声渐静, 只见星河正阑珊。
第六句诗人笔锋一转,来到了楼头。诗人听到楼头管弦乐器的声音逐渐安静下去,而后的时间里,诗人所见到的唯有星河的壮观和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