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后一首诗》出自唐朝诗人杜甫之手,原诗为: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 暮春:晚春,指春天的最后一个月。
2. 三月:农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
3.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4. 草长:草木茂盛生长。
5. 杂花生树:各种各样的花朵盛开在树上。
6. 群莺乱飞:一群群黄莺在空中飞舞。
7. 江南无所有:江南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赠送。
8. 聊赠一枝春:姑且赠送一枝春天的花朵。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晚春的美丽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心情。
第一句和第二句点明时间和地点,即晚春三月,江南地区。
第三句和第四句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晚春的景象:草木茂盛生长,各种各样的花朵盛开在树上,一群群黄莺在空中飞舞。
第五句和第六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虽然江南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赠送,但姑且赠送一枝春天的花朵。
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江南晚春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