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代·白居易
江波如洗玉,棹影似浮云。
水底龙归窟,山头凤下文。
行人应相念,璧合或成邻。
白居易于唐元和五年(810)担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因庇护唱反诗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曾多次游历庐山、九江等地,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汀州夜月送别》就是其中之一。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汀州夜景:汀上的水波淡雅无痕,皎洁的月亮高悬在空中,显得格外圆满。这两句诗用简短的语言勾勒出汀州夜色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写江面上的景象:江波清澈如洗,倒映着玉一般的光泽,船桨的影子在江面上飘浮,如同浮云一般。这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江面的清澈和船桨的轻巧。
再接下来的两句诗描写水中和山上的景象:水底的龙已经归隐洞窟,山头的凤凰正在落下文竹。这两句诗用神话传说来描写汀州的山水,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诗的最后两句诗抒发作者的送别之情:希望行人能够互相思念,有一天能够成为邻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功力。
江渚稍增远,汀莎渐渐微。
萍开珠摇晃,苇泣玉敲摧。
征棹行方远,离忧意转迷。
这首诗也是白居易在汀州时所作。诗的开头两句描写汀州水上的景色:月光照耀着江面上的露水,波光粼粼,碧绿的烟霞映照在水中,显得十分美丽。这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汀州水上的景色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写江上逐渐远去的景色:江中的洲渚越来越远,汀莎也变得越来越渺小。这两句诗用简短的语言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友人渐行渐远,不舍之情油然而生。
再接下来的两句诗描写水中的萍草和芦苇:萍草在水中摇曳,如同珍珠一般晃动,芦苇在风中摇曳,如玉一般发出轻微的响声。这两句诗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水中的萍草和芦苇的美丽。
诗的最后两句诗抒发作者的离别之情:征棹行得越远,离别的忧愁就越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之情。
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