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原文: |
二月卖新丝,五日粜新谷。 |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已知稼穑艰,此岂自忘苦? |
三春剧耕织,六月腹空虚。 |
八月剥新棉,九月纳新租。 |
一年衣食足,年底欠人钱。 |
尔曹身亲觇,应念田家苦。 |
二月里出卖新丝,五月里贩卖新谷。看起来似乎是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实则却像割掉了自己身上的肉。
已经知道了农人耕耘的艰难,难道他们自己能够忘记这其中的辛苦吗?春天里辛勤地耕种织布,到了六月却依旧饥肠辘辘。
到了八月剥下新棉,九月缴纳新的地租。看起来丰收了一年,安定有余,年底却仍然欠别人钱。
你们这些凭借父母的荫庇而升官做官的人,应该时时想到农民的疾苦。
这首诗反映了北宋时期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是欧阳修难得的反映现实的诗篇。
首联“二月卖新丝,五日粜新谷”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得不卖掉新丝和新谷来维持生计。然而,这只能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农民的困难。“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比喻农民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不得不牺牲长远的利益。
颔联“已知稼穑艰,此岂自忘苦?”写出了农民虽然知道耕种的艰难,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劳动。“三春剧耕织,六月腹空虚”写出了农民春耕夏耘,辛勤劳作,却依然饥肠辘辘的悲惨境况。
颈联“八月剥新棉,九月纳新租”写出了农民在秋天收获了棉花和粮食后,又要缴纳沉重的租税。“一年衣食足,年底欠人钱”写出了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到头来却依然欠别人钱。
尾联“尔曹身亲觇,应念田家苦”写出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体察农民的疾苦,减轻农民的负担。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是欧阳修难得的反映现实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