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西林寺的景色,后两句抒发作者的感慨。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横着看山,像屏风一样,一层叠一层,连绵起伏。
侧看,转过一定角度再看山,山峰巍峨挺拔,像一个个高耸的巨人。
远近,从远处看山,山色朦胧,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高低,从高处俯瞰山,山峦起伏,像一条条蜿蜒的巨龙。
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山,看到的山势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不识庐山真面目,作者经过仔细观察,虽然看到了山的各种形状,却没有真正认识山的本质。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作者身处山中,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所以不能领略庐山的全貌。
这首诗旨在表明,要真正认识事物,必须跳出眼前的局限,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广阔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