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苏轼的诗,原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题《题西林壁》中的“西林壁”是指庐山西林寺石壁,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因其壁面光滑如镜,故名。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秋,曾到庐山游览,并在此题诗一首,即《题西林壁》。
起首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座庐山,它所呈现出来的形象也不同。或横看或侧看或远看或近看或高处看或低处看,庐山都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远近、高低、横、侧等,是写观赏者与被观赏的庐山的位置或角度的不同。
结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说凡事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就庐山而言,其形象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原因是观赏者身处庐山中,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未能领略庐山的全貌,所以才不识其“庐山真面目”。有的人在庐山住了多年,却始终看不到或不理解庐山的全貌,就因为身在此山中,局限了视野,难以看得全面和深刻。经常用“身在庐山中”比喻对事物的认识因受条件局限而不能全面或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