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陆游在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五月初,在临安所作。当时诗人受到秦桧的排挤,罢官闲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抒发了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峦叠嶂,水流曲折,疑似没有出路,柳树青青,鲜花盛开,又出现了一个村庄。
箫鼓声声,人们追随春社而来,身穿朴素的衣冠,古风依然存在。
从今以后,如果能经常在闲暇时乘着月光漫步,拄着拐杖随时可以敲开农家门。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诗人对当时南宋政局的写照。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诗人对此感到十分忧虑和愤慨。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坚信在黑暗中一定会有光明出现。
诗的第三、四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春社是古代人们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箫鼓声声,人们追随春社而来,身穿朴素的衣冠,古风依然存在。这表明,虽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但是民间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
诗的最后两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人希望能够经常在闲暇时乘着月光漫步,拄着拐杖随时可以敲开农家门。这表明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它既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抒发了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