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的诗眼是“丝绸無く尽方为恨,半菽江山一饱无”,这两句诗概括了南宋政权偏安一隅、苟安偷生的荒诞局面和诗人的愤慨。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在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游历杭州时所作。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安偷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辛弃疾对此非常愤慨,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题临安邸》一诗通过对临安(杭州)繁华糜烂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安偷生的荒诞局面,以及作者对这种局面的愤慨。“丝绸無く尽方为恨,半菽江山一饱无”这两句诗更是诗眼所在。“半菽”指半分粮食,是用来形容国家贫困。“一饱无”则是指连吃饱饭都困难。这两句诗形象地揭露了南宋朝廷的腐朽和无能,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诗篇,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