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山:指终南山。
②十五年:指作者被贬出山为官的十五年中。
③三顾:指三国时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次去请。
④名高:名声显赫。
⑤功业:指功劳和事业。
⑥门外:指门外等待进见的人。
⑦兴致:兴意。
⑧阑干:栏杆。
⑨曲水:曲折的水。
经过多年的贬官,诗人被朝廷召回京城任职,重拾久违的荣耀和权力,刚刚进入宰相府邸时,诗人难免会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往日的荣光,失意的潦倒,久违的清闲,以及即将开始的繁忙,都成了他此时此刻思考的问题。在这些思绪中,诗人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位久居山野的隐士,终于被朝廷请出山来入仕,他的到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他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能力为国家做一番大事,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然而,诗人毕竟已经老了,他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虽然他满腔热情,但毕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株老树,虽然还有那么一点绿叶,但已经到了迟暮之年,用不了多久就会枯萎凋零。面对这样的现状,诗人难免会有一种落寞和悲凉的感觉。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有当年的辉煌了,但他依然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做一点事情。
诗人站在府邸的台阶上,看着门外等候进见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感慨。他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进京赶考的时候,也是这样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如今,他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了,但他依然还是那么的固执和坚持。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但他依然希望能够为国家做一点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诗人离开台阶,走到阑干边,看着曲水流觞,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他不可能再有当年的辉煌了。但他依然还是那么的固执和坚持。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但他依然希望能够为国家做一点事情,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