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是指在画或书法的旁边题写的诗歌。最早的题画诗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士大夫多以写诗作画相酬答,诗、画、书三者紧密结合。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热衷画艺的著名皇帝,在皇宫设立画院,召集画家入宫,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
题画诗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题咏画作,即在画作旁边题写的诗歌;二是画诗合一,即诗歌本身就是一幅画,如张旭的《草书歌》、虞世南的《兰亭序》等。
题画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是山水、花鸟、人物、动物、器物等一切有形的景物,也可以是内心的思想感情、生活际遇等无形的意象。
题画诗的写法也不拘一格,可以是叙事、抒情、言志、议论等多种形式,可以是长篇大论,也可以是短小精悍,可以是明明白白地写,也可以是含蓄蕴藉地写。
题画诗是诗与画的结合,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欣赏画作,还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格修养。题画诗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题画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题画诗不仅对画作本身进行了精彩的诠释,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不朽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