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护所作,写于唐朝大中年间(847-859年)。崔护进京赶考,路过长安城南的一座庄园,为庄园的景色所打动,便写下了这首诗。
长洲孤村落日斜,
门前流水绿阴多。
屋舍俨然有人住,
桑麻日日傍疏篱。
老婆力薄不能织,
阿女持筐采桑去。
柳条径窄花褪红,
棋枰石磴苔痕封。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都城南庄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都城南庄的景色。诗人沿着长洲孤村的小路走着,夕阳西下,门前的流水在绿荫中静静地流淌着。屋舍俨然,有人居住,桑麻日日傍着疏篱,诗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诗的后四句描写了诗人在庄园中偶遇一位少女的场景。老婆力薄不能织,阿女持筐采桑去。柳条径窄花褪红,棋枰石磴苔痕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去年今日在此庄园中与一位少女邂逅,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一年后,诗人重访庄园,却不见少女踪影,只有桃花依旧盛开。诗人怅惘不已,感叹青春易逝,美好事物难再。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