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我的茅庐建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喧闹的声音。
你问我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只要心境超然,无欲无求,即使在闹市中也能感到清净闲适。
我采摘篱笆下的菊花,悠闲地欣赏南山的美景。
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飞鸟结伴归巢。
这里面蕴藏着真正的意趣,想要用语言表达,却已经忘记了该怎么说。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表现了诗人闲适安详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首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诗人虽然身处闹市,却能独享宁静。这既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颔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进一步说明诗人能够独享宁静的原因在于他的心境超然。只要心境超然,无欲无求,即使身处闹市,也能感到清净闲适。
颈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诗人采菊赏景的悠闲生活。诗人采摘篱笆下的菊花,悠闲地欣赏南山的美景,这幅画面宁静安详,充满了诗情画意。
尾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真意,这种真意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