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杂诗其一》是陶渊明在中国东晋末年创作的一首诗歌,结集在《陶渊明集》中。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宁静淡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隐居生活。
1.
《杂诗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有人问陶渊明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陶渊明回答说:我的心远离了尘世,所以即使身处闹市,也能感觉到清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地欣赏着南山的美景。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飞鸟结伴而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但是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1.
陶渊明,东晋末南朝宋初著名诗人、散文家,晋末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陶谢颜”。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后辞官归隐,过着耕读田园的生活,被后世称为“隐逸诗人”。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南朝宋初,那个时代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陶渊明对政治和战争深恶痛绝,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死亡,因此他辞官归隐,远离了官场和战争。
在《杂诗其一》中,陶渊明描绘了他隐居后的生活,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他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还表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但是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首诗传达了陶渊明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