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王昌龄的诗出塞什么意思?

首页

唐王昌龄的诗出塞什么意思?

《出塞》的创作背景

王昌龄《出塞》共有两首,这两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王昌龄正担任右拾遗之职,奉命出使塞上,慰问戍边将士。他亲眼目睹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将士们的英勇奋战,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首诗。

《出塞》这首诗的具体含义

第一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开头两句是追溯历史,说秦汉以来,边塞的明月和关隘,见证了多少战士出征杀敌,远征万里,却迟迟不能归还。

第三、四句抒发豪情壮志,希望出现像李广或卫青那样英勇善战的大将,一定能够不让敌人越过阴山,侵犯中原。

第二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写士兵思乡之情。全诗无一“思”字,但处处有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军旅生活之艰苦与漫长,从三月的烽火和万金难抵的家书中可见士兵们在外守边三月的艰苦生活。

后两句写士兵内心产生的白发与搔头的动作:因为思念家乡而发愁时使头发变白,头发白了,烦躁时没事就搔搔头。意思是:头发都白了,多的都快插不住簪子了。 表现了士兵们日夜思念家乡的焦急心情。

《出塞》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出塞》两首诗,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意境开阔,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首诗不仅描写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而且表达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