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二首为唐朝诗人高适《岁除夜》组诗的第二首。这是一首思乡诗,诗人身处洛阳,思念故乡。诗中描绘了除夕之夜洛阳城内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如下:
岁除喧乐动帝畿,九衢车马蹴如丝。
长笛迎春拂晓月,鞭声送岁过残时。
高堂邃宇张灯火,宝篆徐烟散绮衣。
欢声离阔时相发,别意空阔坐相思。
岁除:除夕之夜。
帝畿:天子所在的京城,这里指洛阳。
九衢:指洛阳城的九条大街。
蹴如丝:车马往来,络绎不绝,如同丝线一般交织缠绕。
长笛:一种乐器,这里指吹奏长笛。
鞭声:马鞭声。
残时:指除夕之夜的最后一段时间。
高堂邃宇:高大的房屋,深邃的庭院。
宝篆:一种香料,焚烧后会散发出清香。
绮衣:华丽的衣服。
欢声离阔时相发:除夕之夜,人们欢聚一堂,畅饮欢歌,纵情游乐。
别意空阔坐相思:诗人在除夕之夜思念故乡,越发感到孤独和凄凉。
除夕之夜,洛阳城内热闹非凡,九条大街上车马往来,络绎不绝,如同丝线一般交织缠绕。长笛声在拂晓的月光中响起,鞭炮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高大的房屋里张灯结彩,宝篆徐徐焚烧,散发出一缕缕清香,映照在华丽的衣服上。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人们欢聚一堂,畅饮欢歌,纵情游乐。但是,在除夕之夜,诗人却感到格外的孤独和凄凉,思念故乡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诗描写了除夕之夜洛阳城内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除夕之夜洛阳城内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欢聚一堂、纵情游乐的喜庆气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除夕之夜洛阳城内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九衢车马蹴如丝”一句,描绘了除夕之夜洛阳城内车水马龙的景象,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诗中的“高堂邃宇张灯火”一句,描绘了除夕之夜洛阳城内灯火辉煌的景象,也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诗中的“欢声离阔时相发”一句,描绘了除夕之夜人们欢聚一堂、纵情游乐的喜庆气氛,给人以很强的情感感染力。诗中的“别意空阔坐相思”一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给人以很强的情感感染力。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