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宿府诗眼是什么意思?

首页

宿府诗眼是什么意思?

宿府诗眼是什么意思?

宿府诗眼是指盛唐时期诗人杜甫的诗作《宿府》。这首诗是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天,在长安芙蓉苑西池的宿府驿馆所作。当时,杜甫初次入京,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却屡试不第,因此心情十分郁闷。他在诗中通过对宿府驿馆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宿府》一诗共八句,前四句为:“东阁秦淮近,西池赵女家。兰摧香阁冷,水涨碧波斜。”诗人首先描写了宿府驿馆的环境。东阁靠近秦淮河,西池是赵女的家。兰花在香阁中枯萎,碧绿的池水因为下雨而上涨,变得波光粼粼。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暗示自己仕途不顺的境遇。

后四句为:“日暮东楼月,啼鸟宿林花。愁听曲终醉,归去对灯斜。”诗人接着描写了宿府驿馆的夜景。明月从东楼升起,啼鸟在林花中棲宿。诗人听到有人在曲终之后醉酒,自己也感到愁肠百结,于是回到住处,对着斜斜的灯光发呆。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仕途的失望。

《宿府》一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诗人广为传诵。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