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轼最代表的诗是什么意思?

首页

苏轼最代表的诗是什么意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最代表的诗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中秋之夜怀念亲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以中秋赏月为题材,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的上阕写诗人赏月时的情景和感受。开头两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赏月这一主题,也暗喻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上世界的向往和好奇,也隐含了对现实的不满。接着,诗人想象自己乘风归去,但又担心琼楼玉宇太高,难以承受寒冷。最后,诗人得出结论:比起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起舞弄清影更快乐。

词的下阕则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先是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描写了中秋之夜的月色,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

然后,诗人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表达了对月亮的责问和不满,认为月亮不该在人们离别时才圆。

接着,诗人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感慨人生无常,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古往今来难以改变的事实。最后,诗人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长久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经典的中秋词,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