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轼蜗牛的诗是什么意思?

首页

苏轼蜗牛的诗是什么意思?

苏轼蜗牛的诗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蜗牛诗《蜗牛》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诗人被贬黄州时,贬谪黄州是苏轼一生中最长、最苦的贬谪,他在黄州度过了5年。《蜗牛》是一首咏物诗,借蜗牛的缓慢、小心翼翼的行动,表达自己被贬谪后的处境和心情。

全文如下:

蜗牛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虽知蜗牛有慢性,

何必争到一分春。

这是一首四首绝句。

第一句,苏轼提出一个问题:“蜗牛角上争何事?”。蜗牛角上能有什么争执呢?象征百事无争、不计较、不攀比。

第二句,苏轼回答了这个问题:“石火光中寄此身”。蜗牛的一生只是宇宙中的一瞬。在自然界中,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生命文明,与宇宙的永恒相比,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石火光。表示有限的生命如此短暂,犹如霎那间的石火光焰,为什么还要去争执呢?

第三句,苏轼由蜗牛的“慢性”,联系到一些人的慢吞吞的习性。蜗牛有慢性的确是事实,但是这种“慢性”是蜗牛与生俱来的,不争不抢,也是他的天性。而苏轼看到的却是有些人,不惜花费十倍的力气,可能也会损害他人利益,但也未必能得到好结果,争抢不休,甚至以争夺一点微末的利益为荣的种种败象。

第四句,苏轼提出质问:“何必争到一分春?”在石火的刹那光阴中,何必过分地争名夺利,抓住一时的春光花开呢?这仅仅是借蜗牛形象,寄托自己失意愤激的心情。诗人举蜗牛为喻,劝告人们不要为名利争斗,学会屈己安命,淡泊名利。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