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登庐山写的诗是《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四年(1089年)秋天,被贬官到筠州(今江西省筠门岭)途中,登庐山香炉峰时所作。
这首诗是苏轼贬官途中,登庐山香炉峰时所作。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庐山的景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横的角度看,庐山像一道横亘的岭;从侧的角度看,庐山像一座高耸的山峰。远看近看,高处低处,庐山的形态各不相同。
后两句写登庐山后的感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身处庐山中。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庐山的秀丽景色,也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身处庐山中,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被庐山遮住了视线。同样,身处世俗之中,看不到世俗的真相,是因为被世俗蒙蔽了双眼。只有跳出庐山,跳出世俗,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看清世俗的真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