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初晴后雨的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湖上景色变化的喜爱。
具体解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春初游览西湖时所作。诗人将西湖初晴后雨的景色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诗歌开头两句,写初晴后的湖光山色。诗人先写“水光潋滟晴方好”,意思是说,西湖在初晴时,水光波光粼粼,显得格外美丽。
然后写“山色空蒙雨亦奇”,意思是说,西湖在初晴后雨时,山色朦胧迷蒙,也显得格外奇特。
诗歌后两句,诗人将西湖比喻成西子。西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美女,她的淡妆浓抹都很好看。诗人用西湖比喻西子,意思是说,西湖在不同的天气里都有不同的美,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相宜。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诗歌通过对西湖初晴后雨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湖上景色变化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