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如下:
苏秋
[南唐] 李煜
独自行秋晚,曳杖散征吟。
明月秋雁叫,西风浦苇禽。
日斜征雁断,日晚归鸦临。
谁向故山里,返我故园心。
独自行秋晚,曳杖散征吟。
作者独自一人走在秋天的傍晚,拄着拐杖,漫无目的地吟诵着。诗人用“独行”和“曳杖”两个词,表现出其孤独和无助的状态,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悲凉。“征吟”是指边走边吟诵,这既是作者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他用来排解心中抑郁的一种方法。
明月秋雁叫,西风浦苇禽。
明月当空,秋雁南飞,西风吹拂,浦苇中的水鸟也发出阵阵鸣叫。诗人用秋天的景象来衬托自己的心情,明月和秋雁都是孤独和漂泊的象征,西风和浦苇禽则是悲凉和寂寞的象征。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与诗人的心情相得益彰。
日斜征雁断,日晚归鸦临。
夕阳西下,征雁已经飞远,天色渐晚,归鸦也回来了。诗人用日落和归鸦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日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归鸦象征着对家园的渴望。这些意象的组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的强烈和迫切。
谁向故山里,返我故园心。
诗人在结尾发出一声慨叹,谁能够把我对故乡的思念带回故乡去呢?诗人用反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的深切和无法排解。诗人知道,自己已经再也回不到故乡了,但他对故乡的思念却始终无法割舍。这种思念之情,是诗人内心最深处的伤痛,也是他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