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是清代诗人李叔同的代表作,创作于1909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思念之情。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从小就学习诗词歌赋,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1909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一位名为刘国钧的同学。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在刘国钧即将回国之际,李叔同写下了这首《送别》。
这首诗中,李叔同回忆了与刘国钧相识相知的经历,表达了对刘国钧深厚的友情。诗中,李叔同将刘国钧比作“云间明月”,赞扬他的品格高尚,风度翩翩。李叔同还用“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来形容自己对刘国钧的思念之情。
《送别》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这首诗也成为了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送别诗,被人们广为传唱。
《送别》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对诗歌的意境产生了重要影响。诗中所写的离别场景,正是诗人当时所经历的真实情景。李叔同与刘国钧的分别,对诗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诗中所写的种种离别之情,也正是诗人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