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商隐
原文:
《秋夜喜雨》
唐·李商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
好雨知道到来的时节,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降落。
它随着风在夜晚静静落下,滋润万物却悄无声息。
野外的路径因为雨水和乌云而漆黑一片,只有江上的渔船上星星点点渔火。
等到第二天早晨看到花儿都被雨水打湿,锦官城(成都)的花儿更加鲜艳。
背景:
《秋夜喜雨》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这首诗写于晚唐时期,当时唐朝已经衰落,藩镇割据,战乱频发。李商隐身处乱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感担忧。这首诗就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作者:佚名
原文:
《上邪》
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翻译:
上天啊!我想要与你互相爱恋,
长久地相守,永远不分离。
即使山峰崩塌,江水干枯,
冬日里雷声轰鸣,夏季里大雪纷飞,
天地合拢,我才会与你分离。
背景:
《上邪》是先秦时期的一首诗经篇目,具体创作年代和作者不详。这首诗是一首情歌,表达了男女双方坚贞不渝的爱情。诗中通过描写山崩、江竭、冬雷、夏雪等极端景象,来比喻男女双方爱情的坚贞。
作者:李白
原文: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黄河之水从天而降,
奔腾入海,再也不回头。
你难道不曾见到高堂上的明镜悲叹白发,
早晨还是乌黑靓丽的青丝,夜晚便如同白雪。
人生得意时一定要尽情欢乐,
不要让金杯空对明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即使千金散尽也能再回来。
烹羊宰牛来欢宴作乐,
一定要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端起酒杯,不要停歇。
与你同唱一曲,请您侧耳倾听。
钟鼓馔玉不过是浮华虚荣,
我只愿长醉不复醒。
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是寂寞孤独,
惟有嗜酒之人才能留名青史。
陈王昔日宴请宾客于平乐观赏歌舞,
斗酒万钱肆意欢歌谑浪。
主人啊,为何谈论缺钱,
只管买酒与你对饮。
五花马,千金裘,
叫儿子拿去换美酒,
与你一起消除万古愁绪。
背景:
《将进酒》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他刚刚辞官归隐。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豪迈和洒脱,也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蔑视。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翻译:
春天的江水潮水连着海面,一片水平。
海上的明月跟着潮水一起生起。
明月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绵延千千万里,
春江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折迂回,流经芬芳的草地,
月照花林,花瓣犹如洁白的霰雪。
天上飘着寒霜,却不觉寒意,
江边白沙滩在月光的照耀下隐约可见。
江天一色,没有一丝尘埃,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天空中的孤月。
江边最初看到月亮的人是誰?
江月最初照亮的人又是誰?
人生一代代永无穷尽,
江月年年岁岁都相同。
不知道江月在等待谁,
只看见长江一直奔流不息。
背景: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诗作。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张若虚在江阴任县尉。这首诗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