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七步诗是三国时期曹植的名篇。这首诗诞生于魏文帝曹丕继位后,曹氏宗室、兄弟互相倾轧的背景下。曹丕继位之初,封曹植为陈王,赐汤沐邑三千户,并派曹真专权管押曹植,不准他离开封地。曹植心怀不满,屡次上书请求朝廷解除对自己的约束,但曹丕均不予批准。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召曹植到洛阳参加铜雀台的落成仪式。曹植前往洛阳后,曹丕故意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果做不出来,就处死他。曹植当即赋诗一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曹植将自己比作锅中的豆子,将曹丕比作烧豆子的火,借豆子在锅中哭泣来比喻自己遭受的痛苦。诗的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质问曹丕为什么对自己如此狠心。
曹丕听完曹植的诗后,为之动容,于是赦免了曹植的死罪,并允许他离开洛阳。四句七步诗也因此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