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曹魏的奠基者之一。在魏明帝曹睿死后,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朝政。共计执掌曹魏政权近20年。
司马懿的七步诗原文如下: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遗辅少主。仰叹胁迫,理无去就。故托疾避事者,二十有余年矣。
猖狂世子,奋其私憾,纳侮行凶,宜付有司,论其刑辟。梗化之人,成其凶谋,罪不容诛,天所不容。今皇太后诏臣讨贼,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奉密诏讨贼,义无反顾!
司马懿的七步诗,意在表达自己对曹魏王朝的忠心,以及对曹爽等人的不满。诗中,司马懿称自己是“布衣”,意为平民,强调自己出身卑微,没有显赫的家世。他自称“躬耕于南阳”,意为在家乡务农,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表示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意为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想出人头地,也不想在诸侯之间争名夺利。
司马懿的七步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司马懿对曹魏王朝的忠心,也表达了他对曹爽等人的不满。诗中,司马懿以“布衣”自称,强调自己出身卑微,没有显赫的家世。这既是事实,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司马懿出身寒门,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步步成为曹魏的高级官员。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司马懿在诗中还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意为自己在乱世中苟且偷生,不想出人头地,也不想在诸侯之间争名夺利。这既是司马懿的真实想法,也是一种政治策略。司马懿生逢乱世,深知乱世中生存的艰难。他不想卷入纷争,只想保全性命,过安稳的生活。因此,他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在乱世中蛰伏,等待时机。
司马懿在诗中还说,“今奉密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