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中有一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表现了封建时代军役对人们生活的摧残和妇女对亲人的思念。
一首经典的唐诗《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杜甫被叛军围困在长安。诗中的“国破山河在”一句,道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城春草木深”一句,描绘了长安城中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悲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愤慨和对亲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描绘了战乱中音信不通的残酷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对战争的厌恶。“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精神萎靡的状态,突出了诗人的悲惨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