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堪诗酒共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诗,原句为“主人有酒欢相持,乐极悲来月华移。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欢送客归。”
全诗翻译为:主人备有美酒热情款待,欢乐已到了极点,悲哀随之而来,月光也悄悄移去。柳树掩映,繁花明丽,又是一个村庄,萧声鼓声催人兴尽,欢宴过后送别宾客各回各家。
该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春,李白应友人崔宗之之邀,赴武昌东郊的桃花园赏春宴饮。诗中李白抒发了自己和朋友们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欢快畅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白这首诗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但事实上,从艺术手法角度看,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对自然美与生活美的艺术发现与赞美。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酣畅,被誉为“诗仙”。
“谁堪诗酒共年华”一词出自李白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本意是询问谁可以和我一起饮酒作诗,度过美好时光。后人借用此词来形容诗人之间或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志趣相投,也用来形容生活美好、欢乐融洽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