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是佛教术语,指受持戒律。诗中描绘的是一幅尼姑受戒的场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尼姑在东面碣石山顶上,眺望辽阔的大海。海水碧波荡漾,山岛高耸耸立。树木繁茂,百草旺盛。秋风瑟瑟,波涛汹涌。太阳和月亮好像从海中升起,星星好像从海中落下。多么幸运啊,我用歌来表达我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尼姑受戒时的心情。尼姑在高高的山顶上,俯瞰大海,心胸开阔,豪情满怀。她感到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与宇宙同在。
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海比喻成“沧海”,将山比喻成“岛”,将风比喻成“萧瑟”,将波比喻成“洪波”,将日月比喻成“行”,将星星比喻成“灿烂”。这些比喻和拟人使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细腻,意境深远开阔。它既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哲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