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是陆游的一首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9年)的七言绝句。诗中,陆游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阅历,提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政治主张。
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壮志凌云的豪气,也有报国无门的悲愤。
陆游出生在宋高宗绍兴八年(1135年),少年时就立志报国。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在宋孝宗淳熙五年(1179年),陆游写下了这首《示儿》诗。
《示儿》诗的背景是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9年)。当时,宋孝宗正在推行主战政策,陆游因为主张抗战而被罢官。他隐居在四川成都,虽然远在边陲,却依然心系国事。
《示儿》诗一共四句。
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现了陆游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尚未统一的悲痛。
第二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达了陆游对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子孙后代的谆谆嘱托。
第三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现了陆游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
第四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再次表达了陆游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尚未统一的悲痛。
整首诗语气悲壮,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以及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示儿》诗是陆游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它被历代文人所传诵,并入选了多部诗歌选集。
《示儿》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精炼:全诗仅有四句,却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情感真挚: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以及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意境悲壮:全诗语气悲壮,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示儿》诗是一首十分优秀的爱国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