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守岁,辞旧迎新,是中国人民一项古老的风俗。在除夕之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眠,以示对新年的期盼和对未来的祝福。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除夜守岁》诗中就生动地描绘了除夕之夜人们守岁的场景:
《除夜守岁》腊尽年将至,守岁已成规。
一夜长欢度,千门灯火齐。
爆竹声声响,焰花处处飞。
邻里互拜年,亲朋齐贺喜。
诗中,诗人描绘了除夕之夜人们守岁的场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爆竹声声,焰花处处飞,邻里互拜年,亲朋齐贺喜,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新年到,万象更新,是人们辞旧迎新、祈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时刻。
宋代诗人陆游的《新年到》诗中就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新年到》新年到,春光好,万物复苏齐争艳。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处处庆新春。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人脸上带笑颜。
但愿新年胜旧岁,幸福安康满人间。
诗中,诗人描绘了新年到来的喜庆景象:爆竹声声,烟花处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人脸上带笑颜,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诗人还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但愿新年胜旧岁,幸福安康满人间。
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是人们辞旧迎新、庆贺新年的重要节日。
唐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描绘了元日这一天的喜庆景象: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诗人描绘了元日这一天的喜庆景象:爆竹声声,春风送暖,千家万户张灯结彩,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