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原指经典中有关掌故的记载,后泛指古代书籍中的故事,常用来比喻或说明某件事情。在诗词中,典故的使用,既可以增添诗词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也可以使诗词更加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
诗词中的典故,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比喻或借代,另一种是引用或化用。
比喻或借代:即用一个典故来比喻或借代另一个事物。比如,李白的《蜀道难》中,使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典故,比喻蜀道之艰险。
引用或化用:即直接引用或化用一个典故,以丰富诗词的内容和表达情感。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感受到的壮阔与悲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