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明月共寄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月光下独自饮酒,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在诗歌和明月之中。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少年时,他就展露出过人的才华,被誉为“天纵奇才”。成年后,他游历四方,结交豪杰,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月下独酌》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当时,他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于是,他经常独自一人在月光下饮酒,借酒浇愁。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诗歌和明月作为寄托,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首先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意思是说,在花丛中摆上一壶酒,独自饮酒,没有亲朋好友作伴。
接着,诗人又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思是说,举起酒杯邀请明月相伴,酒杯中的影子和自己的身影,正好组成三个人。
最后,诗人写道:“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意思是说,主人啊,你为什么要问酒钱呢?干脆买下更多的酒,与明月一起痛饮。
这首诗中,李白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在诗歌和明月之中,体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